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智慧環衛大數據時代來臨 環衛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
發布時間:
2023-05-05
近年來,隨著環衛市場不斷擴大,智慧環衛做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在促進城鄉環衛一體化,破解垃圾圍城,促使垃圾分類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。通過智慧環衛的信息服務產品,讓環衛作業和定額作業質量更符合科學標準,同時也讓固體廢棄物的專業收運路線更優化;智慧環衛既是對傳統城市環衛作業模式的創新,又是對以往環衛監管方式的顛覆。
2016年10月28日,第一屆中國智慧環衛高峰論壇暨中環協智慧環衛專委會2016年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。來自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、中環協智慧環衛專委會和各省市環衛部門、智能化領域優秀代表、專家學者、智慧環衛企業代表、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等多家媒體參加了此次環保會議(論壇)。
大數據戰略為環衛行業發展帶來新思路
中科院院士、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平文作為嘉賓出席了此次大會。張平文認為,目前,大數據戰略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都無所不在,也必將與環衛產業各層面、各領域深度結合,大數據通過在環衛產業中落地來體現其價值,環衛產業也可以利用大數據來實現優化升級。信息化平臺是大數據應用的前提和基礎,數據分析挖掘是大數據應用的核心。環衛產業大數據戰略應分步實施,且需要產業自身的努力和科研機構、服務商的共同支撐。
智慧環衛就是大數據與環衛信息化結合的產物。作為環衛行業來說,環衛大數據理應具有相同的價值,為環衛作業、規劃、管理提供更有力支持,而智慧環衛實現了環衛大數據的積累,也可以反過來說環衛大數據成就了智慧環衛。那么,環衛大數據在智慧環衛中主要有哪些有價值的應用呢?
張平文認為,環衛產業縱向可分為政府部門、產業聯盟及環衛企業等業務層面,橫向可分為環衛裝備、環衛服務及垃圾處理等業務領域。大數據能夠與環衛產業的各業務層面及業務領域實現深度結合。以環衛服務領域來說,大數據可分析路口、廣場、車站等特定區域的市容市貌變化規律,及時安排力量,更有效地進行清掃;與工廠、飯店等有大量垃圾產出的單位實現數據對接,實現垃圾集中收取,減少垃圾暴露時間;掌握節假日及平時的不同市政綠化需求,根據植被生長特點,有針對性地種養和擺放綠植。大數據與環衛產業融合相得益彰。
環衛企業啟動大數據戰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
在大數據縱橫的今天,數據的準確性成為了各行業關心的問題,甚至因為不清楚數據的獲取來源和方法而懷疑它的準確性。對于環衛行業來說,如何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呢?張平文院士解答道,從頂層規劃的角度來講,可以通過行業聯盟確定數據的標準,讓數據能夠交易流動起來,這就需要中環協智慧環衛專委會做更多的工作;另外,數據價值的體現需要跨界的融合,環衛行業協會要更多與政府對接,大量的數據在政府手上;環衛行業的數據屬于公共服務,安全問題相對醫療、金融數據敏感性要低,且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。
那么,如何獲取準確的大數據呢?張平文院士介紹,主要有三大途徑:基于數據的計算、基于模型的計算和混合計算,通過這些途徑可以實現計算的目的,分別是分析原因,掌握現狀和預測未來。這也揭示了環衛企業啟動大數據戰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。
市場化快速發展帶來環衛產業更廣闊的市場空間
近年來,國家政策的扶持加之目前垃圾增量現狀,都催化了環衛行業的發展,使得垃圾處理市場進一步增容。以生活垃圾來說,每年我國設市產生量大約在1.8億噸,縣城產生量約6000萬噸,而農村則在1.1億噸左右,總數大約可以達到3.6億噸。一噸垃圾從前端收集、運輸到后期處理的費用約為300-500元,由此推算出,我國生活垃圾的處理市場能達到1000億每年,單單道路清掃一項,每年市場就能夠達到500億左右。
對于中國的環衛產業發展,張平文院士說,我國的環衛產業主要分三大階段,在2000年以前,處于政府行政主導階段;2000——2010年處于小規模的市場化階段;2010年之后便進入到了市場化推廣階段。環衛產業的市場趨勢會使國企進軍環衛產業的進程加快。就今后環衛市場發展趨勢如何,張平文院士預測,預計到2019年,環衛產業(含環衛設備、環衛服務、垃圾處理)總規模將迎來超過2200億元的市場空間。
在廣闊的市場空間下,環衛市場需要向更智能化、信息化、精細化、一體化方向發展,其中,智能化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。智慧化環衛依托物聯網技術,實現了對環衛工人和環衛設備的實時監控,可以及時分配任務、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能力,大大提高企業管理效率,有效降低管理成本。除了提升傳統作業效果,智慧環衛還給傳統環衛商業模式帶來了新的可能,例如結合互聯網實施物流快遞、設備廣告位出租、再生資源上門回收附加業務等。
智慧環衛為垃圾的前端處理提供科學路線
智慧環衛為垃圾的前端處理提供了科學的路線,未來的環衛管理需從其他方面更加完善,如:垃圾減量化,主要途徑是垃圾分類,垃圾分類使垃圾收運以及垃圾的終端處理更精細化和科學化。
智慧環衛作為國內環衛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引擎,將把整個環衛行業的管理節點通過互聯和物聯的方式,充分發揮配件組合優勢,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。
同時,智慧環衛建設面臨多方面困難和挑戰:如何讓環衛作業定額作業質量更符合科學標準,如何讓固體廢棄物的專業收運路線更優化,如何讓城市大、中型環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布局更為合理,如何讓城市垃圾分類與資源化處理處置的對接更為細化等,同時,環衛監管機制體制也需要進一步優化,可以說,智慧環衛建設既是對傳統城市環衛作業模式的創新,又是對以往環衛監管方式的顛覆,機遇和挑戰同時并存。
智慧環衛時代已到來,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環衛行業定會呈現更多新景象,讓我們一同期待!